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1章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曾经有位热心肠的刘皇叔救下了北海的孔融,而吕温侯则在濮阳击败了曹操。

    说起提供计策的人,那是东海朐县的一个富家子弟,姓糜名竺,字子仲。这位糜竺先生家境殷实,一次他正在洛阳出差回来的路上,遇到一个美丽的女子,女子请求和他一起搭车回去,于是糜竺先生主动下了车,让位给女子。女子请他一起搭车,糜竺先生上了车坐得端端正正,眼睛一直不敢瞄向女子。走了几里路,女子告辞离开;临别时对糜竺先生说:“我是南方的火神星君,奉天命前来烧毁你家。因为你以礼相待我,所以我特地告诉你。你要赶快回去,把财物搬出来。我今晚就回来。”说完就消失了。糜竺先生吓得大吃一惊,飞奔回家,忙忙碌碌地把家里的东西都搬了出来。果然那天晚上厨房着火了,整个房子都烧光了。正是因为这个经历,糜竺先生变得大方,帮助穷人摆脱苦难。后来他被陶谦聘为从事官职。

    有一天,他提出一计策:“我愿意亲自前往北海郡,请求孔融起兵救援;还可以派一个人去青州向田楷求援:如果两处军队都来了,曹操必定会放弃攻打。”陶谦接受了他的建议,于是写了两封信,问一下手下谁敢去青州求援。有个人应声愿意去。众人看着他,原来是广陵人,姓陈名登,字元龙。陶谦先派陈元龙去了青州,然后命令糜竺先生带着信件去北海,他自己则率领众人守城,以备攻击。北海的孔融,字文举,出生在鲁国曲阜,他可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哦,他爸爸孔宙可是泰山的都尉呢。从小就聪明伶俐,十岁的时候,他去拜见河南尹李膺,门卫不让他进去,孔融还说:“我是李相通的家人。”等进去见面之后,李膺问他:“你祖先和我的祖先有什么关系?”孔融回答说:“以前孔子曾向老子请教礼仪,难道我和你不是多年的亲戚吗?”李膺十分惊讶。没过多久,太中大夫陈炜也来了。李膺指着孔融说:“这个孩子真是个奇才。”陈炜说:“小时候聪明未必代表长大后也聪明。”孔融立即回答说:“正如您所言,小时候聪明的人通常会长大后依旧聪明。”陈炜等人都笑了,说:“这个孩子长大后一定会成为出色的人物。”从此以后,孔融名声大噪。后来担任中郎将,后来又被调职到北海担任太守。他非常喜欢招待宾客,经常说:“座上客常常满座,樽中酒永远不会空:这是我的愿望啊。”在北海待了六年,他非常得民心。有一天,他正在和客人坐着,有人通报徐州的糜竺来了。孔融请他进来,问他来的目的,糜竺拿出陶谦的信,上面写着:“曹操围攻很紧急,希望明公来救援。”孔融说:“我和陶恭祖的交情可是非常深厚的,而且子仲亲自到这里来,怎么能不去呢?只是曹孟德和我并没有仇恨,我会先派人送信解除敌意。如果他不从,那我就起兵。”糜竺说:“曹操依仗武力,肯定不会答应和解。”孔融命令一边开始动员士兵,一边派人送信。正在进行商议之时,突然传来了黄巾贼党管亥及其部下数万人的袭击消息。孔融吓了一大跳,赶忙调集自己的部队,离城迎战贼寇。管亥冲出阵前说道:“我知道北海有大量粮食,借给我一万石,我们就退兵;否则,我就打破城池,不留下一个老幼!” 孔融怒斥道:“我是大汉的忠臣,保卫大汉的土地,哪有粮食给贼!” 管亥大怒,拍着马扬起刀,直冲向孔融。孔融的亲信宗宝举枪上马,战斗还不到几个回合,就被管亥一刀砍下马来。孔融的军队陷入了混乱,孔融只能匆忙进入城中。管亥分兵四面围城,孔融内心非常烦闷,而糜竺则满心愁苦,没法说出口。第二天,孔融登上城墙远眺,贼寇势力庞大,让他倍感忧虑。突然,他看见城外有个人挺枪骑马杀入贼阵,左冲右突,宛如进入无人之境,直到城下,大声呼喊着“开门”。孔融不认识这个人,不敢开门。贼众紧追到城壕边,那个人转身连续击败了十几个人,贼众向后退却,孔融急忙下令开门并将他引入城中。这个人下马抛弃了枪,径直走上了城墙,向孔融行礼。孔融问他的姓名,他回答道:“我是东莱黄县人,姓太史,名慈,字子义。我年迈的母亲受到府君的深恩厚德。我昨天从辽东回家探亲,得知有贼寇袭击城池。母亲对我说:‘你受过府君的大恩,应该去救援。’所以我独自一马赶来。” 孔融大喜。你听说过孔融和太史慈吗?他们虽然没见过面,但孔融知道太史慈是个英雄。因为他离城二十里有个老母亲,融经常派人给她送粮食和布料。母亲非常感激融的恩德,所以特意派慈来帮忙解围。

    然后孔融非常重视太史慈,给了他衣服、甲胄和马匹作为礼物。慈说:“我愿意借一千精兵,出城击败贼寇。”融说:“尽管你英勇,但贼寇实力强大,不可轻易出城。”慈说:“老母亲感受到您的厚德,所以派慈前来;如果我不能解围,慈就无脸见母亲了。我愿意下定决心,冒险一死战!”融说:“我听说刘玄德是当世英雄,如果我们能请他来救援,这个困局就会解开。可惜没有人可以派去。”慈说:“府君请写封信,我立刻去。”融非常高兴,写好了信交给慈,慈穿上甲胄,骑上马,腰间挂着弓箭,手持铁枪,吃饱喝足,城门打开,他就冲出去了。接近壕沟时,贼将带领众人来战。慈一连杀死几个人,冲破包围圈。管亥知道有人从城里出来,肯定是求援的人,于是自己率领几百骑兵赶来,从八个方向包围慈。慈靠着长枪,拿起弓箭,向八个方向射击,没有一个不中的。贼众不敢追赶。

    太史慈成功摆脱了追击,夜晚赶到了平原,去见刘玄德。礼节完成后,他详细讲述孔北海被困,请求救援的事情,并递上了书信。刘备看完了,向慈说:“你是谁?”慈答道:“我是太史慈,东海的一个普通人。虽然与孔融没有血缘关系,也不是乡亲,但我们特别合得来,有相互分享忧愁和共同面对困难的意愿。现在管亥暴乱,北海被围困,我处境困难,危险临头。听说你非常仁义,能够帮助人们从危险中脱身,所以特地冒着风险突围前来求救。”刘备收敛笑容回答:“难道孔北海知道世上有刘备吗?”于是他与关羽、张飞带领精兵三千前往北海郡。

    管亥看到援军到来,亲自率领兵士迎敌。他看到刘备的兵力不多,不以为意。刘备与关羽、张飞、太史慈立马在阵前,管亥愤怒地冲出来。太史慈却一直等到接近,关羽早已出击,直接向管亥冲去。两马相撞,众军大喊起来。管亥无论如何无法与关羽匹敌,不过几十回合之间,青龙刀挥舞起来,砍倒了管亥的马。太史慈、张飞两人齐骑而出,双枪同时举起,冲入贼阵。刘备指挥军队展开攻势。城上的孔融看到太史慈和关羽、张飞杀向贼军,如同虎入羊群,左右开弓无人能挡,便带领军队出城。双方夹击,贼军大败,降顺者不计其数,余党溃散。孔融迎接刘备进城,礼仪已毕,大摆宴席庆祝。还特地引领糜竺前来见刘备,详细讲述了张闿杀曹嵩的事:“现在曹操率领军队大肆掠夺,围困住了徐州,我特地前来求救。”《陶恭祖之冤》:一场奇遇

    刘备一脸忧虑地说:“听说陶恭祖是个仁人君子,没想到竟然受了这么冤枉的待遇。”孔融眼神闪烁地说:“大人,您可是汉室宗亲啊。如今曹操为非作歹,欺负百姓,为何不和小融一起去解救他呢?”刘备摇摇头说:“我可不敢推辞,但是兵力稀少,恐怕不容易行动。”孔融说:“小融虽然想要救陶恭祖,倒确实是出于旧情义,也是为了大义。大人难道没有义薄云天的心吗?”刘备说:“既然如此,请文举先行,我会去找公孙瓒借三五千人马,然后随后赶到。”孔融说:“大人一定要遵守诺言。”刘备说:“你认为我是什么样的人呢?圣人说过:自古皆有死,没有信义是站不住脚的。刘备借来军队,或者借不来,必然亲自行动。”孔融答应了下来,让糜竺先回徐州报信,然后整理行装准备启程。太史慈连忙跪下谢道:“慈奉母命前来相助,如今万幸无事。扬州刺史刘繇也是与慈同郡,来信召唤,慈不敢不去。再见,大人。”孔融拿出金帛想要酬谢,太史慈却不愿接受,躬身回家了。他的母亲见到这一幕,高兴地说:“我真高兴你有所回报北海!”于是派太史慈去了扬州。我们不提孔融起兵,先说刘备离开北海去见公孙瓒,详细说明了想要救徐州的事情。公孙瓒说:“曹操与你并无仇怨,何必替别人出力呢?”刘备说:“我已经答应别人了,不敢失信。”折腾来折腾去,曹操的势头越来越猛,可北海请来的刘玄德不也来帮忙了嘛!青州的田楷也领兵来了。陶谦心里放心了。原来北海和青州两路军,惧怕曹操的厉害,远远地在山下扎营,不敢轻举重拜。曹操见他们来了,也不敢轻举妄动,分兵对付。

    刘玄德带着他的部下来了,见到了孔融。孔融说:“曹操的势力很大,他也擅长用兵,我们别急着打。先观察他的动态,再作决策。”刘玄德说:“我只是担心徐州的粮草,维持不了多久。我让关羽和赵云带着他们的部队一起来帮忙;我和张飞则冲进曹营,径直去徐州找陶谦商量。”孔融非常高兴,他和田楷汇合,就形成了夹击之势;关羽和赵云则分别带着部队接应。就在那天,刘玄德和张飞带着一千人马杀向曹操的营寨。刚出发没多久,寨内突然鼓声大作,马军和步军像潮水一样涌出来。带头的就是于禁,他勒马大声喊道:“你们这些疯子要去哪里!”张飞看到他,一句话都没说,直接就去找于禁了。当两军相遇时,争斗了几次,刘备挥舞着双股剑,指挥士兵大胜进攻,于禁被打败逃跑。张飞紧追不舍,一直追到徐州城下。

    城上看见红旗上写着大字“平原刘玄德”,陶谦急忙下令打开城门。刘备进入城内,陶谦迎接,一起到府衙。礼仪完毕后,设宴款待,一边又费尽心思地慰劳军队。陶谦看到刘备仪表堂堂,言谈风趣,内心非常高兴,于是命令糜竺取来徐州牌印,交给刘备。刘备吃惊地说:“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?”陶谦说:“如今天下动荡,王道不振;您可是汉室的宗亲,理应努力扶持社稷。老夫已年事已高,没有能力,愿意将徐州相位让给您。您莫要推辞。我会亲自写一份表格,上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