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高声呼喊着:“浮屠教康健大师散粥了,大家快去啊。”
一呼百应,一众百姓齐往城西狂奔,和千璃一众人形成逆流,而这些百姓眼见官府众人,竟也不拜不叩,更不退让,直接无视众人,冲着硬挤了过去。
千璃蹙眉,黄巾贼被灭,按理来说,城中不应该出现这种狂乱的人流?
“林县令,这些人聚集往城西狂奔是何意?那为首之人口中呼喊的康健大师又是何人?”其实千璃真正琢磨的是这浮屠教,怎么感觉这么耳熟,浮屠,是什么教义里的名词来的?千璃感觉这个概念已经到了脑子里,却就是一时想不起来。
林策目光看着这群疯狂的人往城西狂奔,无奈道:“这些人是受到了浮屠教的影响,才会如此。”
千璃疑问道:“这浮屠教是作何的?”
林策解答道:“这浮屠教每日在其宣讲教义的府院门口散粥,虽说并没像太平道教影响那么大,可在我看来,与太平道教并无区别。”
“他们宣扬的教义是何内容?”
“浮屠教教义在此主要宣扬一种思想,言道一切有漏皆苦,讲,贪、嗔、痴是三毒,再加上慢、疑、恶见皆为‘毒’‘障’,教导人们,这些欲望就像船上的漏洞,注定要沉没苦海,从而告知人们,减少自己的各种欲望,平静心境,这样‘苦’自消去,这‘苦’也就是痛苦、饥饿、疾病等等之苦。”
千璃恍然大悟,这不是佛教里的一些术语么,原来在汉末时代已经有了佛教在中土之地了。
“这浮屠教从何处传来的?”
“府君可知,古史有记载,明帝于永平八年赐楚王英诏言其‘尚浮屠之仁祠,洁斋三月,与神为誓’,就已经有了这浮屠教的踪迹,慢慢传到彭城国,不过这个浮屠教一直受到儒林士族们的大力抵制,因而并不繁盛,除了彭城国,下邳国亦有不少浮屠教徒。好在他们平日并无任何作乱之迹,也就由得他们了。”
千璃暗忖,这大多贫民并无所学,文盲状态,加之贫困,少粮,难以吃饱穿暖,活在如此悲哀的环境之中,一旦得到心灵上的开脱,其实会非常疯狂而执着。
好在这教义上主要讲的是“本我”的修行,外来这种文化,与时下讲究忠孝的儒家学说相差甚远,很多儒人认为“本我”的修行就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行为,万事皆以自身出发,这与当朝政权也非常不符合,因为教众确实不多。
稍微有些心中的疑惑,不过千璃并没有特别在意,毕竟在他所了解的历史中,佛教似乎是在唐朝皇权的支持下才特别繁盛起来,眼下还并无太多权势。
当夜千璃和林策秉烛夜谈,将所想之事倾诉给林策,如此推心置腹,自然得到忠直的林策赞赏,表示愿意配合千璃进行屯田之法。
如此一来,千璃终于踏实了点,就算甾丘那边进展慢些,武原此处地利不错,应该可快速开展,不管如何,要先能把手头的这些兵马养活起来,他才能放心再去发展和处理其他事物还有人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