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才还钟鼓齐鸣的山谷重又回归平静,只余溪水潺潺,树叶沙沙。
胡百铃深厚的内力绵绵不绝的输入一杰体内,片刻,二人身上都升起淡淡的白雾。然而,晨钟一杰仍旧一动不动的躺着,没有丝毫醒转的迹象。
渐渐的,光线开始暗淡,太阳走了,夜幕笼罩着山谷。胡百灵疲倦的收回左掌,抱着一杰,向小楼行去。
她知道,一杰,没救了。
“溪语楼。”不错,这小楼就是溪语楼。
胡百灵在楼前停步,望着楼门上方一块木匾轻轻念道。眼波流转,神情复杂。
上小楼,倚栏观红叶,听溪语。朝闻钟,暮击鼓,粗茶淡饭远离江湖……。
这就是一杰与她约好的生活,六十年前,两人相知相识相爱,是武林一段佳话。然而好境不长,后反目成仇,势不两立……往事历历在目,一切仿佛就发生在刚才。只是此时她与一杰已阴阳两隔,刚才还争得鱼死网破,你死我活,转眼便都成空。
进得小楼,屋内布置简单,几条粗凳,一张矮桌。桌上瓦罐一个,土杯数只,与一般农家无二。显眼的便是面门的壁上有一展开的竹简,简上一首古诗:
送僧归闽中旧寺
马戴
寺隔海山遥,帆前落叶飘。
断猿通楚塞,惊鹭出兰桡。
星月浮波岛,烟萝渡石桥。
钟声催野饭,秋色落寒潮。
旧社人多老,闲房树半凋。
空林容病士,岁晚待相招。
字是行草,灵秀飘逸,正是出自一杰之手。
此时的胡百铃且没有心思欣赏字画,抱着一杰径直上了二楼。二楼只可用一句话来形容:孔夫子搬家,尽是书。有窗的靠近大树小溪的这一面壁除外,其余三面壁都放着书架,书架上满满当当挤放着上千卷的古籍。大部分都是武功秘籍,佛道儒各家内功心法,拳法掌法,剑法刀法,棍法枪法……只有你想不到的,就没有这儿没有的。还有机关阵法,名家书画,四书五经,唐诗宋词……。
二楼正中摆放着一张白玉桌,桌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。桌后是一张白玉椅,晶莹剔透,一尘不染。
胡百铃把一杰轻轻放在白玉椅上,在对面静静的看着他,这个她这一生中深爱的,深恨的男人。
雪白的长发自由的披散着,两道宝剑眉斜飞入鬓。虽是八十有五高龄,脸色依旧红润。只是平日里平和慈祥,深不见底的又目现已紧紧闭上。雪白的衣服,裤子,鞋子同样一尘不染。一杰喜欢白,白得耀眼,白得无暇。
胡百铃喜欢黑,一身的黑,黑得神秘。
神秘的站在一杰前面,如雕像一般。
就在月亮爬上树稍的时候,胡百铃走了,无声无息的走了。现在仇没了,恨没了,爱没了,牵挂没了,什么都没了,她的心空了。带着一颗空了的心,走进了无边的夜色。
她没有带走一杰,也没有安埋一杰,她把他放在这儿是让他的弟子们还能有看师父最后一眼的机会。
“师父……师父……”
次日正午,关山月跪在一杰桌前,轻轻的呼唤。他没有流泪,因为他的眼泪已经流干;他没有大喊,因为他的嗓子已经喊哑。
昨天深夜他才恢得了一点力气,可以支配自己的手脚,于是他冲到小楼,终于看到久别的师父。但是,再也看不到师父时而慈祥时而严厉的目光;再也听不到师父时而批评时而赞许的话语。
他,唯有长跪陪伴着师父。这让他想起小时候自己犯了错,便是这样跪着陪师父挑灯夜读。
一天,两天,三天……时间就这样过去了。
难道关山月是想陪着师父而去吗?他怎么能这样走了?晨钟暮鼓为何决斗?教内危险解决了吗?右使独孤鸿为什么要背叛?这些问号,都得关山月去把他们变成句号。
所以,他,不能走。
“小关。”
在第七天的早晨,半混半醒的关山月突然听到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,这让他一惊。
“师父。”
多年的习惯使然,他条件反射般的回道。脑中瞬间一亮,迅速抬头去看仍然端坐在白玉椅上的一杰。
“师父!”
关山月不禁惊喜叫道,因为,自己的师父正平静的看着自己。
这是真的?这真的是真的吗?难道一切只是作了场恶梦?
“小关,安静。”一杰依然平静的说道。
 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