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满十七岁的陈安,短时间内拿出的流行风创作就让人如此惊艳,这让高小松看到了陈安身上蕴含的巨大潜力,他很难想象,若是陈安继续这样发展下去,未来究竟会走到哪一步。
所以,有那么一刹那,高小松很想改变主意,不惜一切代价拿下陈安,可转念之后,他明白这是不切实际的,因为陈兰戈在,她的表现同样说明她对陈安的绝对认可,如果自己这边先撕毁之前定下的意向,那么陈兰戈势必也会不惜一切的争夺陈安,这样的局面是高小松无法接受的,毕竟他们麦田的实力还有限。
‘只可惜没有早点遇到陈安’。
高小松心中轻轻一叹,他这几天已然从肖芳那边晓得了整件事的经过和发展,知道麦田最开始是有机会以很微小的代价就拿下陈安,甚至是当做签约歌手,只可惜那段时间全公司上下都忙着他的专辑,一个天赐的机会就这样白白流走。
时也命也。
高小松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,他太清楚有一个潜力无限陈安会让把麦田音乐发展到何等高度,可惜现在不可能了。不过也好,若不是陈安在公事上的理智,且拥有超过年龄的成熟,他们麦田甚至都拿不到陈安第一张专辑的唱片约,毕竟泰哥之前得罪了陈安,更重要的是作为情场老手的高小松,早就看破了陈安和陈兰戈之间的关系。
接下来,麦田音乐的人陆续走了进来,高小松先为陈安引见宋可,又介绍了下法务和财务,随后他又和小可聊了几句。小可现在兴奋的不行,叽里呱啦就把这两天的事情倒豆子一般说了出来,等听到陈安两天之内连续创作出两首歌,而且都颇具水准后,高小松一边是惊叹,一边却有些失落,就像明明最早发现了一座金矿,却白白让出了一部分的开采权,甚至最后自己得到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。
等到一干人介绍完,自然就该签约,不过由于陈安的母亲还没到,宋可派司机和肖芳去接陈蕊和刘云霞,等待的过程中,高小松,宋可一边和陈安聊关于专辑的想法,一边又先后听了《隐形的翅膀》,《蜗牛》,《十七岁那年的雨季》的小样,还听了下《红蜻蜓》改编后的小样。
两人赞不绝口,也是到了此时,宋可才明白高小松为何对陈安如此看重,如此礼遇,他心中微一琢磨就能明白,六首歌啊,六首水准之上的好歌,特别是《童年》,《隐形的翅膀》无疑是经典之作,更重要的是后面这几首都是在很短时间内创作出来的,而且是从民谣转换到流行,可陈安依旧保持了水准,甚至带来了巨大的惊喜,这样惊人的才华,无与伦比的潜力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来。
与高小松一样,有那么一刻,宋可也想要撕毁意向,不惜一切签下陈安,只可惜陈兰戈坐在场中,两方当真撕破脸,且不说结果如何,那代价或许会让麦田无法承受。
终究还是底蕴不足。
宋可轻叹了一口气,他知道如今麦田仅仅是刚立起牌子,如果要和京闻全力争夺,实在是底气不足,还是按照高小松的原计划,捞一点好处是一点,按部就班的发展,等未来,未必没有和陈安再合作的机会。
随后,宋可又和陈兰戈聊了聊,双方交换了些想法,主要是关于如何推波助澜,加快陈安的知名度提升和人气积累的,毕竟陈安没有经纪约,双方都各自是为专辑宣传和推销,这方面两方的利益是共通的。
陈兰戈显然为此做过不少功课,和宋可聊了不少,比如疏通报社关系,以《教育十年》引申出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争论进行热炒,而陈安作为当中的典型个例被反复提起;又比如在《童年》发布后,双方各自疏通关系,让这首单曲借着东风,在电台达到多频率多时段的重复播放,再预估听众的接受度和新鲜感,适时的推出《红蜻蜓》,《隐形的翅膀》等等。
总之一句话,下半年,陈安的歌不能在电台断,这年头,电台可谓是除开电视与报纸外最大传媒渠道,而且电台之于音乐比之电视和报纸有更大的优势,可以反复的播放,24小时不间断的多时段滚动播放,可以让各个年龄层都听到陈安的歌。
陈安这次同时和麦田与京闻签下唱片约在音乐圈内可谓史无前例,这中间主要是高小松的神来之笔,所以两家公司为了各自的利益势必通力合作,毕竟陈安现在还是新人,需要最大程度的推广。不过两家唱片约各自肯定都有诸多限制,比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