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师爷,怎么看?”
李宗明看不出个所以然,问这些乡民,谁是渔民。
一个渔民走了出来,客气道:“大人有什么吩咐?”
“你来看一下,这网是怎么弄破的?”
渔民拿起渔网,仔细地查看,解释道:“被鱼撞破的洞很圆滑,这洞看起来,是被刮破的。大人请看,这上面还有锈迹。”
赵东辰点了点头,说:“这网有多结实,能捞多重?”
渔民用手扯了扯,说:“这是上好的麻绳,能捞几百斤鱼。”
“具体点,能捞多少?”
“少说也要八百斤。”
“本官明白了,你先下去吧。”
“是,大人…”
赵东辰又检查了一遍,单凭渔网,还不能解释这是劫匪拿走赎银的证据。渔船不足十米长,有个帐篷,赵东辰猫着腰,钻进去。
师爷李宗明去另外一条渔船,仔细查看。
站在岸边的乡民,还是第一次见当官的查案,十分好奇,却也不敢大声喧哗,遮遮掩掩小声议论。
赵东辰集中精神,不肯放过渔船每个角落,他在寻找证据,寻找劫匪劫走渔船、使用渔船打捞十万两赎银的证据。戴上这顶官帽,管它是不是冒牌的,只要他还活着,就要为民申冤,替民做主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赵东辰终于找到了证据,一枚铜钉。这不是普通的铜钉,是钉在箱子上面的铜钉。
“师爷,本官找到了!”赵东辰立在船头,举起那枚铜钉,对李宗明炫耀着。
李宗明也想第一个找到证据,也就不承认大人手里的证据,说:“这是?”
“这就是证据。”
“什么证据?”
赵东辰笑着说:“师爷莫急,陪本官去沈府一趟,谜底自然有人揭晓。”
李宗明发现一个问题,大人喜欢往沈府里跑,还是准时吃饭的点。刚吃了午饭,这就去蹭晚饭。
话不多说,赵东辰和师爷去了沈府,又是一番盛情招待,以至于沈家老小,开始厌烦,不就是一张字据吗,至于吗。
沈家老太太老规矩,安排两位钦差大人,后花园议事。
赵东辰拿出那枚铜钉,交到老太太的手中,说:“老太太,还认得此物吗?”
沈家老太太定眼一瞧,喜极而泣,道:“大人,这么快就破案了,我儿千万可好!”
李宗明傻眼了,说:“老太君不要激动,这离案子还早着呢。”
沈家老太太不可思议地看着大人,说:“这东西是钱箱子,大人找到了钱箱,也就找到了劫匪的老巢,为何没有我儿千万的下落。”
“老太太莫急,”赵东辰从沈家老太太激动的眼神可以判断,这枚铜钉,是沈家的东西。
“这枚铜钉,是本官在刘家村丢失的渔船找到的。如果本官没有猜错,这铜钉是沈家特制的银箱之物,找到这枚铜钉,也就找到了被劫匪捞走的银箱。”
“大人说的是…这东西只出自沈家,错不了。”沈家老太太激动得,快要说不出话。只可惜,铜钉是从银箱的表皮,松下来的,不能判断银箱具体被劫匪,藏在什么地方。
说到这,李宗明听明白了,原来这就是证据。
赵东辰惋惜这枚铜钉是在渔船上发现的,同时也庆幸,正是这枚铜钉,让他断定刘家三兄弟是被劫匪所杀,就是为了劫走渔船,捞银箱。
想起刘家兄弟三条无辜的生命,因为这件案子,惨遭劫匪毒手,赵东辰这心里,不是个滋味。
正因如此,赵东辰此番前来,也是为了刘家三兄弟,为他们的妇人,做点什么!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,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