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12章 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钟会机巧破敌,吴军败逃寿春。司马昭闻讯后,急忙召集裴秀、钟会商讨对策。钟会献上妙计:“吴军贪图利益,助诸葛诞作乱,我们可以诱之以利,定能获胜。”昭从其计,布下天罗地网,命令成倅引兵引诱敌军,同时让陈俊伪装败退,载着丰厚的赏赐物品。诸葛诞不明真相,率军直冲魏阵,吴将朱异、文钦分列左右。眼见魏军溃散,诞大喜,挥兵掩杀。不料满地牛马驴骡,吴兵争抢不止,无心恋战。突然炮声隆隆,石苞、州泰两路兵马杀出,诞大惊失色,急欲退兵,然王基、陈骞精兵已至。唐军大败,司马昭率军接应。诞逃入寿春,紧闭城门坚守。昭四面围城,全力猛攻。此时吴兵退至安丰,魏主屯兵项城。钟会再献计曰:“今诸葛诞虽败,然寿春粮草尚足,且有吴兵为援。若四面围攻,彼必坚守不出;若留南门,诱贼自出,击其背可致全胜。吴兵远道而来,粮草不济,我军抄其后路,可破之。”昭大喜,即令王基撤去南门之兵。吴兵屯于安丰,孙綝责朱异不胜,异召于诠商议。诠曰:“今南门敞开,吾愿领兵助诞守城。将军挑战,吾从城中杀出,两路夹击,可破魏兵。”异从其计,全怿、全端、文钦等皆愿同行。诠引兵一万,从南门入城。魏兵不知其谋,任吴兵入内,报知司马昭。昭曰:“此乃内外夹攻之计也。”急召王基、周泰商议对策。此时战局变幻莫测,魏吴两军斗智斗勇,胜负难料。钟会之智、于诠之勇,皆为名将风采。究竟谁胜谁负,且看下回分解。陈骞下令道:“你带五千士兵截断朱异退路,从背后发起攻击。”两人领命而去。当朱异率军前进时,忽闻背后喊声震天:左边王基、右边陈骞,两路兵马如猛虎下山般向他们冲来。吴国军队大败。朱异败回见孙綝,綝怒曰:“屡败之将,何用之有?”下令斩首朱异。在孙綝对全端的儿子全祎下达了无法击退魏军就不得再见的命令后,他愤然返回了建业。与此同时,钟会向司马昭提出了一个果断的建议:既然孙綝已退,城外无援,正是围攻的最佳时机。司马昭采纳了钟会的意见,下令全军即刻发起进攻。全祎率军欲入寿春,然眼见魏军声势浩大,进退失据,最终选择归顺司马昭,被任命为偏将军。有感于司马昭的宽宏大量,全祎挥笔写下一封诚挚的家书,向父亲全端和叔叔全怿披露孙綝的暴行,并力劝他们归降魏国。此书一箭射入城中,全怿与全端读后深受触动,遂领数千人开城投降。城中的诸葛诞面对此景,忧心如焚。他的谋士蒋班和焦彝建议利用城中吴、楚之众与魏军决一死战。然而,诸葛诞却怒斥二人动摇军心,甚至扬言要严惩不贷。蒋班与焦彝深感绝望,预言诸葛诞必将覆灭,遂于夜色中逾城降魏,司马昭不计前嫌,予以重用。自此,城中虽有英勇善战之士,却无人敢再言战。诸葛诞眼见魏军在四周筑起土城以防淮水泛滥,本欲借水势突围,奈何自秋至冬滴水未下,淮水不曾泛滥。城中粮食日益匮乏,文钦在小城内与二子坚守阵地,眼见士卒饿死无数,无奈向诸葛诞提议:“粮尽人饥,战意已失,不若放出北军,以省粮食。”诸葛诞闻言大怒,怀疑文钦有叛意,下令斩首。文鸯、文虎见父被杀,悲愤填膺,各持短刀斩杀数十人后,跃上城墙,翻越护城河,投奔敌营。司马昭因昔日文鸯单骑退兵的仇恨,欲斩草除根。钟会却提醒说:“文钦已死,其二子无处可逃,投降是情非得已。斩将失降,恐激起城内将士的抵抗。”司马昭采纳了此议,于是召见文鸯、文虎,以礼相待,赐以骏马锦衣,并任为偏将军,封为关内侯。二人感激涕零,誓死效忠。司马昭大军兵临寿春城下,城内军民见文鸯之仇尚得如此厚遇,心中动摇。诸葛诞闻讯后勃然大怒,亲上城墙,以严刑峻法震慑军民。然而,人心已失,难以挽回。钟会趁机进言:“攻心为上,此时不取,更待何时?”司马昭闻之大喜,立即激励将士,四面云合,攻入寿春。守将曾宣献北门,魏军蜂拥而入。诸葛诞见势不妙,急率百余骑从城中小路突围。胡奋于吊桥边截住,一刀斩诞于马下,余众悉数被擒。王基引兵至西门,遇吴将于诠。王基大呼:“何不早降?”于诠怒曰:“吾受命救人,未能解围,何颜降敌?”弃盔掷地,挥刀血战三十余合,力竭被杀。司马昭入城后,诛诸葛诞全族,尽捕其党羽。问其降否?皆慷慨拒之,愿与诞同死。原文的内容经过改写后如下:他们坚贞不屈,拒绝投降。司马昭愤怒难抑,下令将他们全部捆绑于城门外,逐一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归顺。但答复都是统一的:拒绝。最终,司马昭无奈地下令处决了他们。他叹了口气,命令士兵将他们掩埋。而在此时,大部分吴兵选择了向魏军屈服。裴秀向司马昭进言:“吴兵的家人都在东南的江、淮之地,若留他们在此,日久恐生变乱。不如将他们全部活埋。”但钟会持反对意见,他认为:“古之用兵,全在使敌国降服,只诛其首恶即可。若全数坑杀,过于残忍。不如将他们遣返江南,彰显我大魏之仁慈。”司马昭采纳了他的意见,下令让吴兵回国。唐咨因恐惧孙綝,也选择投降魏军。司马昭重用他,任命他管理三河之地。淮南的叛乱终告平定,司马昭正欲撤军回国,却接到了蜀中的紧急军报,称姜维领大军意图夺取长城,截断我军粮草。这消息令司马昭震惊不已,急召群臣商议对策。此时蜀汉正值延熙二十年末,新岁伊始,景耀元年已至。在汉中,姜维正精心训练两位川将——蒋舒和傅佥,二人智勇双全,深得姜维器重。而淮南方面,诸葛诞起兵反抗司马昭,更得到东吴孙綝的支援。司马昭不得不分兵应对,亲自率大军出征,魏太后和魏主亦随军同行。姜维闻讯,认为这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