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33章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乱世之中,曹丕遇见两位妇人哭泣,心生杀意。但红光闪耀,使他停下剑,询问她们身份。一位妇人说:“我是袁将军刘备的妻子刘氏。”丕问:“她又是谁?”刘氏答道:“她是袁熙的妻子甄氏。因熙出镇幽州,甄氏不愿远行,所以留在这里。”丕拉近甄氏,发现她蓬头垢面。他用衣袖擦拭她的脸,发现甄氏容颜绝美,堪称绝世佳人。于是他对刘氏说:“我是曹操的儿子曹丞相,我将保护你们母子。你们不必担忧。”然后丕把剑搁在身旁坐下。

    另一边,曹操率领众将进入冀州城,正要进城门时,许攸骑马走近,指着城门用鞭子调侃操:“阿瞒,你找不到我,怎么能进这扇门呢?”操大笑起来。众将听后心生不满。操来到绍府门前,问:“有人进过这扇门吗?”守将回答:“世子在里面。”操叫他出来问责。刘氏走出来行礼:“若非世子出面,无法保全我们家,愿将甄氏献给世子当箕帚使。”操让人把甄氏请出来行礼。操看着她说:“她真是我的儿媳吗?”于是命令曹丕接纳她。在定下了对冀州的掌控后,曹操亲自前往袁绍墓地举行祭祀仪式。他再次跪拜,悲痛地痛哭不止,并向身旁的官员们说道:“当年,我与本初一同发兵时,本初问我:‘如果事情不顺利,我们应该在哪里守住阵地呢?’我询问他说:‘你有什么打算呢?’本初答道:‘我想南依靠河水,北靠燕代,同时兼并沙漠之众,向南争夺天下,或许可以有所作为?’我回答道:‘我相信天下才智之士,以仁义治理,何事不能成功呢?’这番对话犹如昨日般清晰,而今本初已逝去,我不得不悲伤流泪!”众人无不感叹不已。曹操赐给袁绍的妻子刘氏金银粮食。随后发布命令称:“河北居民因战乱受难,今年的租赋全免。”同时还上表向朝廷陈述情况;曹操亲自接任冀州牧。

    一天,许褚骑马进入东门,恰巧遇见许攸,攸叫住褚说:“没有我们这些人,你们又怎么能自由出入这扇城门呢?”褚勃然大怒道:“我们千方百计地冒着生命危险,血战到底,夺取了这座城池,你竟敢夸口!”攸骂道:“你们不过是些普通人罢了,算得了什么!”褚怒火中烧,拔剑将攸杀死,拿着他的头颅前来见曹操,说道“许攸如此无礼,我已将其杀死。”操说道:“许攸与我交情深厚,只是开些玩笑,你何必要杀他!”曹操严厉地责备许褚,命人为许攸办理体面的葬礼。随后下令派人广泛寻找冀州有才华的人才。当地百姓推荐说:“骑都尉崔琰,字季珪,是清河东武城人。”在与袁绍争执无果后,曹操伪装生病待在家中。曹操随即任命郭嘉为本州副驾,称赞本州有着三十万众,实在是个庞大的地方。郭嘉却指出当今天下四分五裂,九州混战,两位袁氏兄弟争斗不休,冀州百姓饱受苦难,但丞相却未曾关心风俗民情、救济民生,反而先计算户籍,这样的做法何以能受到本州百姓的欢心呢?曹操听后改变态度,对待郭嘉如上宾礼遇。

    曹操稳定了冀州局势,派遣人探寻袁谭的动向。当时,袁谭率兵劫掠甘陵、安平、渤海、河间等地,得知袁尚战败逃往中山,于是率军追击。袁尚无心战斗,径直逃往幽州投奔袁熙。袁谭全面投降,企图重新夺取冀州。曹操派人召他,但袁谭不肯前来。曹操极为愤怒,发书绝交,并亲自率大军征讨,直逼平原。袁谭得知曹操亲领军队前来,派人请求刘表援助。刘表与刘备商议。刘备说:“如今曹操已攻破冀州,兵势正盛,袁氏兄弟迟早会被曹操擒获,援助他们毫无益处;此外曹操一直有意图进犯荆襄,我们应只守不攻,不可轻举妄动。”刘表问道:“那应如何回复?”刘备建议:“写信给袁氏兄弟,以和解为借口,以委婉之词拒绝。”刘表信从他言,先遣使者送信给袁谭。信中简要地写道:“君子避难,不与仇国为敌。”昨日得悉你曲拜曹操,乃是不念创始人之怨恨,抛却手足之情谊,弃之于盟友之污辱。倘使冀州不然,应当抛开固执,顺从心意。等到形势稳定之际,让整个天下都明了是非曲直,这样岂不是正义的表现吗?他也跟袁尚书说:“青州人天性刚强,易迷失于是非曲直。你应该先消灭曹操,了结先父的仇恨。待形势稳定后,再考虑曲直是非,这难道不是高瞻远瞩吗?假若执迷不悟,就像韩卢、东郭一样陷入困境,只会让田父前辈的心血付之东流。”谭得到书信,知晓信中并无兴兵之意,又自知难以对抗曹军,便离开了平原,逃往南皮。

    曹操追至南皮,当时寒冷刺骨,河道已经全然结冰,粮船无法行驶。操命当地百姓破冰拖船,但百姓听闻便纷纷逃避。操十分愤怒,欲捉拿斩杀他们。百姓闻知此事,纷纷亲自前往军营献首。操说:“我若不杀你们,就是我的命令不受尊重;但我又舍不得杀你们:你们快去山中躲避,别被我军士抓获。”百姓泪流满面,黯然离去。

    袁谭率兵出城,与曹军对峙。双方兵阵对峙,曹操亲自出马,挥鞭指着谭大骂:“我待你厚,你为何心存异志?”谭回答道:“你侵犯我的领土,占据我的城池,抢走了我的妻子儿女,还反过来说我有异心!”曹操勃然大怒,让徐晃出马。谭派彭安前去迎战。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,两股骑兵交战,剑光闪烁,最终彭安被晃斩于马下。谭军溃败,只得退入南皮。曹操指挥军队四面包围南皮,使谭军陷入绝境。谭感到焦急,便派辛平前去见曹操商议投降一事。曹操毫不费力地拒绝道:“袁谭这小子,反复无常,我很难相信他。你弟弟辛毗,我已经很看重了,你也就留在这里。”辛评回答道:“丞相您误会了。我所听闻,主人荣耀臣子,主人忧愧于臣子。我长久侍奉袁家,怎能背叛呢!”曹操知道不可能留下他们,只得命辛评返回。辛评回去告诉谭,说曹操不接受投降。谭怒斥道:“你弟弟事曹操如今,你还心怀二意吗?”辛平听后怒火中烧,昏倒在地。谭命人扶他出去,但不久就因内疚而自尽。谭自己也深感后悔。郭图对谭说:“明天我们应该率领百姓出战,冲在最前面,军队紧随其后,和曹操一决死战。”谭听从了他的建议。

    当天晚上,南皮的百姓被驱赶,手持刀枪,跟随命令。第二天一大早,城门大开,军队在后,百姓在前,喊声震天,一起冲出城去,直逼曹营。双方在激烈战斗中纠缠,从早到晚,一时难分胜负,血流满地。曹操见大势未必胜,便弃马登山,亲自击鼓士气。士兵们见状,奋勇前进,谭军节节败退。无数百姓被杀,曹洪英勇突击敌阵,面对袁谭,挥刀乱砍,最终谭被曹洪斩于阵中,郭图见局势混乱,急忙回城。乐进见状,拉弓搭箭,射下城壕,致使敌军骑兵和步兵全都陷入混乱。一位强势的领导把部队引入南皮,在那里稳定了当地居民的情绪。突然间,一支部队出现在城外,原来是袁熙麾下的将领焦触和张南。领导亲自率军出迎,两位将领卸下武装,表示投降。为了表彰他们的忠诚,领导封他们为列侯。此外,黑山贼张燕带领十万士兵前来投降,领导任命他为平北将军。领导发布命令,要求将袁谭的首级挂在北门外,不准有人哭泣,违者斩首处死。然而,却有一人毅然前来,身穿布衣,戴着孝帽,在袁谭的尸体前痛哭。手下将其抓来见领导。领导询问,原来是青州别驾王修,曾经劝谏袁谭,如今得知谭已去世,所以前来送别。领导问道:“你没有听说我的命令吗?”王修回答:“我知道。”领导又问:“你不害怕死吗?”王修答道:“我生时接受了神灵的安排,死后若不为义而悲哀,那是不合情理的。惧怕死亡而忘却了忠义,又如何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足迹呢?如果我可以收尸埋葬袁谭,死后也毫无遗憾。”领导说:“河北的忠良之士何其众也!可惜袁家未能善用他们!若能善加利用,我又何必再关注这片土地呢!”于是,下令安葬袁谭的尸体,将王修礼遇为贵宾,并任命他为司金中郎将。随后询问:“现在袁尚已归附袁熙,如何处理才合适?”王修沉默不语。领导又询问郭嘉,郭嘉回答说:“可以让袁氏投降的将领焦触、张南等自行进攻袁尚。”曹操精锐用兵,分别指挥隋朝、张总、吕万、吕鳕、马养、张平等各自部队,分成三路攻打幽州;另一方面,派遣李德、乐行与张盼会师,一同进攻并州、攻克高傲。关于袁绍的情况,袁尚和袁熙得知曹军即将到来,预料到难以抵挡,便放弃城池,带领军队星夜逃往辽西投靠乌桓部落。幽州的刺史乌桓总领众官员聚首,举行誓血为盟,共同商议反袁归曹之事。乌桓总首先发言道:“我知道曹丞相是当世英豪,我等前去投降,谁若不遵守命令者将被斩首。”依次举行誓血仪式,一直到领众司阍韩琢。琢当即将剑摔在地上,大声呼喊道:“我受过袁公父子的恩惠,如今主上失败亡,自己无智可保,勇气无法守护,对义务缺失!如果选择北面投降曹操,我绝不会屈服!”众人纷纷脸色苍白。乌桓总说:“兴大业者,当坚守大义。事情能否成功,并不取决于一个人。韩琢既有如此志向,便听其自行其是。”将琢推出去。乌桓觉便率众迎接三路军马,直接前来归顺曹操。曹操大喜,立即封他为镇北将军。

    突然有侦骑飞奔而来报:“乐行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