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5章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

    镇镇啊,曹公发布了号令,准备扫荡吕布的兵马。

    故事是这样的:陈宫本来准备下手杀掉曹操,突然改变主意:“为了国家,我跟随曹公到了这里,杀他是不义之举。还不如丢下他,自己走。”于是,插起剑,骑上马,连天还没亮,就向东郡投奔而去了。曹操醒来,却不见陈宫,沉思道:“这家伙听完我说了那两句话后,怀疑我不仁,抛弃我走了;我应该赶紧起程,不能久留。”便连夜赶往陈留,找到父亲,详细述说前事;准备分散家产,招募义兵。父亲说:“钱财有限,恐怕不能成事。这里有个孝廉卫弘,慷慨大义,家财巨富;若能得到帮助,事情就有指望了。”曹操设宴款待卫弘,恳求他到家里,说:“如今汉室无人,董卓专横跋扈,欺压百姓,天下人民都怨恨不已。我想支持国家社稷,可惜力量不足。你是忠义之士,敢求你相助!”卫弘说:“我早就怀有这种心思,可惜一直没遇到英雄。既然孟德有大志,我愿意拿家产来支持你。”曹操喜出望外;于是先发布命令,急忙通报各地,并开始招募义勇,竖立起白旗横批写着“忠义”二字。没过几天,响应招募的勇士们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。

    某日,一个阳平卫国的人,姓乐名进,字文谦,前来投奔曹操。另外,还有一个山阳巨鹿人,姓李名典,字曼成,也来归附曹操。召唤所有前来为勾当的小吏。还有一位来自沛国谯人的夏侯惇,字元让,原来是夏侯婴的后代;自幼便喜爱练习枪棒;十四岁时跟随师父学习武艺,有人侮辱了他的师父,惇便将其杀死,然后逃到了外地;当他听说曹操兴兵起义时,便与族弟夏侯渊各带着一千壮士前来相聚。这两个人其实是曹操的兄弟:因为操的父亲曹嵩本是夏侯氏的后代,后来才过继到曹家,因此他们是同宗。不久之后,曹操的兄弟曹仁、曹洪各率领一千多兵士前来支援。曹仁的字是子孝,曹洪的字是子廉:两人都精通射箭和骑马,武艺高超。曹操非常高兴,开始在村中调遣军马。卫弘全力动用家财,购置衣甲和旗帜。前来送粮食的人络绎不绝。

    这时,袁绍受到操发来的檄文,于是召集手下的文武人员,率领三万兵士,离开渤海前来会合曹操。他发布檄文通告各地。檄文上写道:“操等特此以正义向天下宣告:董卓欺天骗地,祸害国家篡杀君上;淫乱宫禁,伤害生灵;凶恶残忍,罪行滔天!现今奉皇帝秘密诏令,大兴义兵,誓要扫除乱华,剿灭众凶。希望兄弟同心,共同发泄愤懑;拥护王室,拯救黎民。檄文发布之日起,敬请即刻执行!”曹操发出檄文后,各地的诸侯纷纷起兵响应:第一位镇守的是南阳太守袁术。第二位镇守的是冀州刺史韩馥。第三位镇守的是豫州刺史孔伷。诸位看官,让我们谈谈关于各大镇的七雄。第四位镇守兖州的刘岱。第五镇位于河内郡,由王匡统领。第六镇陈留太守是张邈。第七镇东郡太守则是乔瑁。第八镇山阳太守则是袁遗。第九镇则由济北相鲍信守护。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。第十一镇则由广陵太守张超守卫。第十二镇徐州刺史是陶谦。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。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则是公孙瓒。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。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。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是袁绍。这些镇的军队规模各不相同,有三万兵马的,也有一二万兵马的,他们各自带领着文武官员,向洛阳进发。

    说到北平太守公孙瓒,他统率着一万五千精兵,行进至德州平原县。正在前行的时候,远远看见桑树丛中飘扬着一面黄旗,几骑马迎面而来。瓒看着,发现是刘玄德。瓒问道:“贤弟,你怎么在这里?”玄德答道:“过去托兄保护为平原县令,今听闻大军经过此地,特地前来迎候,还请兄长入城休息。”瓒指着关羽、张飞询问:“这是谁?”玄德解释说:“他们是关羽和张飞,是我结义的兄弟。”瓒问:“难道一起剿灭黄巾军的那两位?”玄德回答道:“正是因为这两位的力量。”一位名叫公孙瓒的人问玄德:“你目前担任何职务?”玄德回答说:“关羽是马弓手,张飞是步弓手。” 公孙瓒感慨道:“这样一来,英雄们可谓黯然失色啊!如今董卓肆意作乱,天下诸侯齐心协力讨伐他。弟兄们可否放下这些卑微的官职,同心协力讨贼,振兴汉室呢?”玄德表示愿意。“张飞则表示:“若当初容我一刀斩了这恶贼,今日之事也便可以避免。” 关云长说:“既然事已至此,我们就应该收拾行装前去。” 当玄德、关羽、张飞和几个随从跟随公孙瓒前去时,曹操前来迎接。其他诸侯也陆续赶到,各自安营扎寨,形成了长达两百余里的大阵势。曹操于是宰杀牛马,召集各位诸侯,商讨出兵计划。太守王匡提议:“我们既然奉行正义,必须选立一个盟主,大家听从其约束,然后才能出兵。” 曹操说:“袁绍家世显赫,历任三公,家中有很多老臣,是汉朝名相的后代,可以担任盟主。” 袁绍多次谦逊推辞,但大家都说如果不是袁绍的话,就不能了,于是袁绍勉强答应了。 紧接着的一天,他们在三层高的台子上,摆满五方旗帜,悬挂着白旄和黄钺,还摆放了兵符和将印,请袁绍登坛。 袁绍整理衣冠,佩剑,意气风发地登上坛台,燃香行礼。 盟约内容说:“不幸的是,汉室王朝失去了统治。叛贼董卓借机作乱,任意伤害,祸乱至皇室,虐待百姓。我等为了拯救祖国社稷于危难之中,共同组织义军,共赴国难。凡是同盟者,齐心协力,忠心耿耿,绝不有二心。”在这个重要场合上,让我们一起见证盟誓的庄严,见证誓言诚挚,见证决心坚定!听完誓言,献上鲜血作为见证。在场众人被他慷慨激昂的言辞所感动,纷纷热泪盈眶。完成誓言之后,他离开坛台。众人搀扶着他进入帐篷落座,按照爵位和年龄排列两行坐定。主持者举起酒杯,说道:“如今我们已经选出盟主,各自尽职尽责,共同助国,不问强弱。”袁绍说道:“我虽不才,既获得诸位的推举为盟主,有功者必受奖赏,有错者必受惩罚。国家有规矩,军队有纪律。各位务必恪守,不可违背。”众人齐声表示听从。绍接着说:“我的弟弟袁术负责统领粮草,分发给各营,不能出现短缺。还需要一人作为先锋,直接前往汜水关发起挑战。其他人则各据要地,作为援助。”长沙太守孙坚站出来说:“我愿意担任先锋部队。”绍说:“文台,你勇武善战,适合此职。”坚便率领手下冲向汜水关。关口守军派出速马前往洛阳告急给丞相府。董卓自从专权以来,每日沉湎酒色。接到急报的李儒立即前来向卓禀报。卓大为惊慌,立即召集众将商议。吕布挺身而出说:“请父亲不必担忧。关外的诸侯,我视如草芥;愿率虎狼之师,斩其首级,悬之于都门。”这位名叫卓大喜的人说:“我得到奉先的支持,现在可以高枕无忧了!”他话刚说完,突然从吕布背后有人高声说道:“割鸡何必用大刀?温侯无需亲自出马。我来斩下众诸侯的首级,就像探囊取物一样简单!”卓看了过去,发现那人身材高大,足有九尺,身姿显得强壮威武,头如豹身如狼,手臂如猿;他是关西人,姓华名雄。卓听了这番话非常高兴,立刻封他为骁骑校尉,并调集五万马步军,与李肃、胡轸、赵岑一起赶夜路前往关口应敌。

    在众诸侯中,有个叫鲍信的济北相,心生疑虑,担心孙坚会抢走头功,于是暗中派遣弟弟鲍忠率领三千马步军,从小路绕到关口下,挑起战斗。华雄带领五百铁骑,冲出关口,大喊:“贼子休想逃!”鲍忠急忙后退,却被华雄挥刀劈中,当场斩首,生擒士兵众多。华雄派人带着鲍忠的首级前来相府报道捷,卓封他为都督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孙坚带领四位将领来到关口前。这四位将领是谁呢?第一个是来自右北平的程普,字德谋,擅长使铁脊蛇矛;第二位是黄盖,字公覆,出生于零陵,善用铁鞭;第三位是韩当,字义公,原为辽西令支人,精通大刀技艺;第四位是祖茂,字大荣,出身吴郡富春,善于双刀战术。一位英勇的将领孙坚身披残破的银铠,头戴红色头巾,手持着古老的大刀,骑着一匹骏马,冲到关口前指着关上怒斥:“你们这些帮凶,为何不早点投降!”华雄的副手胡轸率领五千兵马出关与孙坚军对峙。程普骑马持矛,直冲向胡轸。不多时交手,程普一枪刺中胡轸的咽喉,他倒在马下当场丧命。孙坚率军直扑关口,关上箭石如雨倾泻而下。孙坚只得率军退回梁东扎营,派人向袁绍报捷,同时紧急催粮于袁术处。

    有人告诉术说:“孙坚是江东的猛虎;如果打破洛阳,消灭董卓,正好除掉狼保住虎。现在不给粮食,他军队必定离散。”术听信此言,没有发放粮食。孙坚的军队缺粮,内部开始混乱,细作传来消息报告关上。李肃为华雄出谋划策说:“今晚我率领一支军队从小路绕至关下,偷袭孙坚的后方,将军亲自率兵攻打前方寨,孙坚必然会被擒获。”华雄听取了建议,命令士兵们吃饱,夜里下关发动袭击。那晚月色明亮,风和日丽。抵达孙坚寨时已是半夜,他们击鼓吼叫冲进寨内。孙坚匆忙穿戴上战甲跳上马,恰逢华雄冲来。两马相交,交战不过几个回合,李肃的军队也赶到,竟然纵火放起。孙坚的军队混乱逃窜。各位将领各自混乱厮杀,只有祖茂守在孙坚身边,奋力保护着孙坚,突围而出。华雄紧追不舍。孙坚取箭,连放两箭,都被华雄躲避。再放第三箭时,力道过猛,竟然折断了玉弓,只得弃弓策马疾走。夏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